孟姜女姓孟還是姓姜

孟姜女是我國傳統民間故事中的一個人物,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簡直是家喻戶曉。但是,有人提出了一個新觀點,認為孟姜女其實並不是姓「孟」,而是姓「姜」,這又做何解釋呢?《錢文忠解讀百家姓》中提出,古時為了加以區別未婚姑娘,表示其老大、老二、老三、老幺等排行,一般會在姓前冠上「孟(伯)」「仲」「叔」「季」等。一般,正妻生的長子(女)冠以「伯」,偏房生的長子(女)冠以「孟」,長子(女)以下都是依次冠以「仲」「叔」「季」等。出嫁的女子,有冠以自己國家或氏的名稱的,如「齊姜」;有冠以配偶(別國國君)的國名的,如「秦姬」;有冠以配偶(別國卿大夫)的氏名或邑名的,如「孔姬」;有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諡號(帝王等死後依事蹟所給予的稱號)的,如「武姜」。戰國以前,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所以,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偏房生的大女兒。還有另外一種看法:孟姜女其實是姓孟的,姜應該看成是古時女性專用的稱謂詞。春秋故事中叫「某姜」的女性太多了,比如,鄭國鄭武公的夫人是申侯的小女兒,後人稱其為「武姜」;衛國衛莊公的一個小妾叫「夷姜」,齊僖公的大女兒,人稱「宣姜」;齊僖公的小女兒叫「文姜」。後來,文姜的兒子魯莊公又娶了齊襄公的女兒,叫「哀姜」。

那麼,「姜」是不是當時流行的女性名字用字呢?其實並不然。因為「某姜」的稱呼明顯是後人根據事蹟命運,比如哀姜;或是隨丈夫名諱,如武姜、宣姜等,因此而給她們的諡號。所以,姜,既不是姓,也不是名,而應該就是相當于這個「氏」的作用的一個詞,這個詞是個女性專用的稱謂詞,是後人對前輩女性的一種尊稱,在詞義上有敬語的成分。稱為「姜」的女人,出身普遍比較高,大宅門裡出來的大小姐,不是一般人想稱姜就稱姜的。另外,從字形上看,「姜」本身就是「美女」。「美女」兩個字上下放在一起,有一種女性屈坐的淑女姿態。

對孟姜女故事有深入研究的北京大學教授顧頡剛先生也認為孟姜原有此人,是齊國的大美女。孟姜后面那個「女」,是後來流傳中被沒有文化的人畫蛇添足了。估計孟姜女出身不會太高,否則她丈夫不至於被抓壯丁,或者被抓了也可以找找人給弄回來。那麼給她稱「姜」,就是老百姓從心裡抬舉她,覺得她配稱個「姜」字。

其實,無論孟姜女是姓孟還是姓姜,都提醒著我們,不應該想當然地認為「孟姜女當然姓孟」,而應該好好地研究考證歷史資料,找出歷史的真相,提出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