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是指什麼

太歲(又稱歲陰),原來是古代觀星術中所指的一顆行星,後來演變成了一種神祇信仰。早在戰國時期,國人就使用「歲星紀年法」,用歲星在天上的位置來表示年度,一年一個辰,12年一循環。《續文獻通考·郊社考卷一百九》上記載:「太歲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歲行一次,歷十二辰而一週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為陽,自午至亥為陰,所謂太歲十二神也。」

古人將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對應一個我們所熟悉的「地支」,稱為一次,以此來紀年。而木星每十二年繞太陽一週,大致上就是每歲行一次。太歲紀年大約從西漢時候開始,當時的歷家根據歲星在天空運行所處的區域取得名字,並以此名稱紀年。依次和十二個太歲年名相配,組成六十個年名,六十年周而復始。

東漢的王充最早將太歲視為神明,他在《論衡·讕時篇》說:「太歲,歲月之神;用罰為害,動靜殊致,非天從歲月神意之道也。」可見太歲已經成為當時被普遍熟悉的數術中的一個神煞。而後各個傳說中關於對「太歲」的描述,並沒有太大不同,大多近似例如某人冒犯了太歲,遭受了天譴。目前可考證的最早人格化太歲神是殷郊(在宋代的道教傳說中,殷郊是商紂王的長子)。《封神演義》說:「殷郊為值年歲君太歲之神。」

南北朝時,當時有六十位甲子神,因為太歲與甲子之間關係密切,大概在明朝晚期到清代初期,六十位太歲就取代了六十甲子,逐漸演變成了現在各地有安奉太歲的廟宇裡面的六十太歲。每一位太歲都有清楚的名字,這六十位太歲的名字在清代中期全真道龍門派道士柳守元的《歲君解厄法懺》中首次完整呈現,但是除去此版「太歲」的記載,其他各地流傳的神明稱號用字不同,有些地方甚至沒有任何太歲神的傳說。

古時候將太歲視為君王,南宋祝泌的《六壬大占》說:「帝王繫命于太歲、后妃繫命于歲之陰。」在清代《協紀辯方書》中記載:「太歲,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太歲被人們視為貴神,它所在的方向被認為是尊貴吉利的,但是黎民百姓由於太歲所在的方向過於尊貴,所以要避開,以符合尊卑有序。

而當每一年太歲運行到天空中不同的位置,也就是某個生肖所在的位置,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的人會害怕太歲帶來不利的影響,便于當年祭拜太歲神,以祈求太歲消災去難,此活動便稱為「拜太歲」。

除了「拜太歲」,我國民間還有「謝太歲」。「謝太歲」一般會在陰曆臘月,也就是感謝當年太歲這一年來對自己的照顧。拜太歲則多在春節期間,以祈求新一年的平安。在很久以前,拜太歲相當簡易,信徒多在春節前後,在紅、黃色紙上寫下「本年太歲星君到此」或「本年太歲星君神位」或「一心敬奉太歲星君」之類字樣,貼在家中,晨昏焚香禮禱。年底謝太歲時,需先祭拜一番,然後將上一年書寫的紙撕下,與紙錢、紙馬一同焚化,感謝太歲一年之間的庇護保佑。從文化角度來說,這種行為其實更傾向於一種對自然的酬謝和感恩,感恩上天賜予的風調雨順,能夠讓這一年都過得很好,也祈求來年能夠有更好的生活。這也是民眾本身對生活的一種祈福。

據傳說,太歲不僅在天上有自己的星相代表,同時,它到了哪裡,哪裡的土地就會出現一塊肉狀的好似靈芝一樣的東西,相傳這就是太歲的化身。民間傳說在蓋房子、修繕房屋等大興土木的時候,不能直接在太歲所在的土地上動土,不然地下的太歲就會動怒。這就是所謂的「太歲頭上不能動土」。同時,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民間傳說,如果人們在蓋屋或者修葺房屋動土時,挖出太歲,就要把它拿回家,用酒泡上,目的是把太歲灌醉,讓它喪失記憶。然後再趁著半夜時分把它放回去,這樣太歲就不記得發生了什麼事,挖它出來的人也就不會擔心有什麼災禍發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