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心之四端與人性本善論

「四端」說是孟子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他對先秦儒學理論的一個重要貢獻。孟子的性善論、仁義論、仁政論等都與「四端」說有關,是圍繞「四端」說展開的。那麼,究竟何為「四端」說?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意思就是說對別人的不幸產生由衷的同情,就是仁愛之心的發端;對惡行感到羞恥愧疚,就是義理的發端;能夠謙遜推讓,就是禮行的發端;能夠有正確錯誤的判斷,就是智慧的發端。

孟子認為「四端」是人與生俱來的內在的自覺的「本質」,這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而人性本善—人生來就具有「善端」,有向善的傾向。他舉了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如果看見小孩在井邊爬行,眼看就要掉入井中,這時候,人們就會因為自己心中的善念,自然流露出恐慌害怕或者其他情緒,想要去實施施救行為,這種救人的行為與聲譽、錢財等等都是毫無關聯的。

孟子覺得仁愛、義理、禮行、智慧本來就存在於人心之中。所以,他主張性善論。他認為人天生就是具有德行和善義在,只不過很多時候由於外在條件的限制,我們無法將其釋放出來而已。這就有點兒類似於佛教中的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是,成佛的這個過程卻是需要修行的。

孔子認為人的教養和德行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鍛鍊出來的,也就是他所說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意思是說,人性本來是差不多的,沒有過多的優劣之分,只因為教養的不同,便相差很遠了。可是這個「性相近」到底「相近」在哪兒?是惡還是善,孔子就沒有明說了,他主要強調的是後天教養的一方面。而孟子就不同了,他不僅展開了論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發端仁義禮智的「心」,而且還舉出了生動的例證論證這種「心」是人這種生物生來就有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孟子的人性理論的確是「先驗論」的,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因為他把「仁義禮智」這些社會性質的道德觀念說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與生俱來的,甚至帶有生理性的色彩。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認後天培養的作用。因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這種心最終會體現在行為上,而這種行為和觀點卻需要不斷地提高和發揚,而這種過程是在後天才能逐漸形成的。

所以,從理論基礎來說,孟子的確是從「四端」推導出天賦性善論。但從實踐來說,他還是重視後天努力(「擴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撇開關於先驗還是後天,唯心還是唯物的抽象討論,聯繫到孟子所處的戰國時代社會狀況來歷史地看問題,所以,孟子主張人性本善,推行仁政,是有著非常巨大的現實意義的。不管到了哪個時代,強調人性本善總比鼓吹人性本惡,做出傷天害理的事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