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之學」是戰國時期興起的哲學政治思想流派。黃指黃帝,老指老子。戰國時期,五行學說流行,象徵五行之主的土德是華夏始祖的黃帝,他成為兵家、法家、陰陽家、神仙家乃至儒家崇拜和依託的對象。戰國末年,楚文化的老學與北方中原的黃帝崇拜相結合而形成黃老之學,它標誌著道家思潮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從廣義上講,凡秦漢時期的道家思潮,皆可稱為黃老之學;從狹義上講,只有正式託名于黃帝、老子的學說,才是黃老之學。司馬遷認為,狹義上的黃老之學的傳授世系確實存在。他在《史記·樂毅列傳》中說:「樂臣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樂臣公教蓋公,蓋公教於齊高密、膠西,為曹相國師。」
關於黃老之學的形成和發展的問題,學術界還有爭論。但是,主流說法都認為黃老之學形成於齊國的稷下學宮。什麼是「稷下學宮」?西元前3世紀~前2世紀,在齊威王、齊宣王時期,齊國國都臨淄城的稷門之下有個學宮,這裡雲集了一批代表不同思潮的著名學者。其中最有名望的鄒衍、田駢、接輿、慎到、環淵諸學士都是道家中人。
稷下黃老道家的學說,是以道家自然哲學為根底的政治哲學或經世之學,其宗旨在「清靜無為」,其實際政治意義在於政尚簡易,與民休息。稷下黃老道家的思想實際上是一種帝王的統治術。本來,「術」(或曰政治權謀)的觀點在老子的思想中已有相當的流露,而到了稷下之時,「術」的思想更是進一步得到豐富和完善。這些思想迎合了統治階級的需要,受到他們的重視和採納。
例如,鄒衍從「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中,衍生出歷史發展興衰是有一定的規律的政治學說。用以說明歷史上的王朝更替和人事變遷。他指出朝代變遷之間要遵守「五德」,即為金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比如,黃帝時代為土德,夏為木德,商為金德,周為火德,秦為水德。而從五行觀點來說,水剋火,所以秦代統一天下取代大周;火剋金,所以武王伐紂滅商;金剋木,所以大商滅夏;木可土,所以夏朝替黃帝時代而治。五德相剋,改朝換代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鄒衍的學說在當時迅速地成了「顯學」,因為他提出的這種理論十分為現世所運用,實用價值很高。因為,當時,天下群雄戰亂,「王天下」的野心的諸侯王不在少數,多數人對周王室都虎視眈眈。但是,無論何時,想要稱霸的人自然更希望自己的野心被賦予一種「天賦」的權旨,讓自己的「王天下」變得更加的理所應當和符合天道規律。「五德」的說法正好提供給當時的諸侯王們一個合理的依據—我們發起戰亂是為了稱王天下,但這是勢在必行的規律,這是天命所歸!
到了西漢,黃老之學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思潮。針對秦朝的嚴刑峻法,漢初從最高統治者到大臣都推崇無為而治,與民休息,達到「君子之為治也,塊然若無事,寂然若無聲,官府若無吏,亭落若無民,閭里不訟于巷,老幼不愁于亭······老者息于堂,丁壯者耕耘于田,在朝者忠於君,在家者孝于親」的理想境地。因此,在吸收了先秦各家思想的基礎之上,漢初黃老之學更加豐富了老子思想,並且對其做出了更符合社會現實的思想完善。比如,「無為」,在重點倡導順應天道自然的情況下,同時也注重發展人本身的能動性,讓人們在「無為」的思想境界中變得「無不為」。所以,漢初的「無為而治」則吸取了《老子》中的「清靜」「無為」「崇儉禁奢」「以百姓心為心」等思想,也就逐漸主張在賦稅、徭役方面做出適當的調整,主張與民休息,尤其文景之治的時代緩衝期,更是為漢武帝的大漢盛世做了很好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