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四氣五味」

四氣五味是指中藥的性質和滋味,也就是中藥的四種藥性和五種藥味。四氣五味是中藥藥性理論的基本內容之一。所有的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與味是藥物性能的一個方面。對於認識各種藥物的共性和個性,以及臨床用藥都有實際意義。藥性是在對其實際療效的反復驗證之後然後歸納出來的結論,是從性質上對藥物多種醫療作用的高度概括。最初對於藥味的確定,是通過口嘗得來的,在這一過程中逐漸發現了發現不同滋味的藥物所具的醫療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味的概念,不僅表示味覺感知的真實滋味,同時也反映藥物的實際性能。自古以來,各種中藥書籍在論述一藥物時首先要標明其性味。

所謂四氣,又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藥性。近代有關藥物四氣的臨床觀察和理化研究證明,現在的能治療熱證的中藥,大多屬於寒性或涼性,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消炎、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及鎮靜、降壓、抗驚厥、鎮咳、利尿、抗癌等作用,如黃連、石膏等;凡能治療寒症的中藥,大多屬於溫性或熱性,具有溫中、回陽、散寒、解熱、鎮痛、止嘔、止呃、抗菌,促進免疫、強心、升壓,興奮中樞,改善心血管功能,促進細胞蛋白質的合成與代謝,改善營養狀態,提高機體工作能力,興奮子宮及性功能,並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如桂枝、附子等。通過實驗測定,熱證患者經寒涼藥治療後,自主神經指數下降,兒茶酚胺類和17—羥皮質類固醇排出量減少。五味是醫家在長期實踐過程中,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用五行學說總結歸納而成的。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5種藥味。辛味能發汗解表、行氣止痛,如麻黃;甘味能潤補、緩急、和中,如甘草;酸味能收斂、固澀,如烏梅;苦味能清熱、解毒、瀉火,如黃柏:鹹味藥能軟堅散結、潤腸通便,如芒硝。

由於每一種藥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必須把兩種作為一個統一整體來看,不能割裂開來。例如兩種藥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兩者的作用就有差異。反過來說,假如兩種藥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溫,其作用也不一樣。所以,不能把性與味孤立起來看。性與味顯示了藥物的部分性能,也顯示出有些藥物的共性。只有認識和掌握每一藥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藥物之間同中有異的特性,才能全面而準確地瞭解和使用藥物。

在中醫看來,我們日常食用的魚、肉、雞、蛋、蔬菜、瓜果、醬、醋、茶、酒等一般食物,本身也都有各自的性能,因此,一旦食用牠們,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中醫依性味、功效的不同,將食物分為黏膩、魚腥發物、辛辣、肥甘厚味、生冷五類。

黏膩食物:這類食物的黏度比較大,附著性比較強,不容易消化。比如,糯米、煎炸食品。尤其是腰肌勞損的人不能吃這類食物,易化濕生痰,阻滯經絡,抑遏陽氣,影響康復。

魚腥發物:主要是水產品(魚蝦蟹之類),還有其他發物(韭菜、芹菜、茴香、牛羊肉)等。這類食物可能會誘發或者加重腫毒、瘡瘍、皮疹、哮喘之類。

辛辣食物:尖銳而強烈的味道。此類食物包括蔥、蒜、韭菜、生薑、酒、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等。排汗祛濕,可以食用這類,但是不可多食,尤其注意上火。如辣椒屬熱性,若病人有發熱、便秘、尿短赤、口乾咽燥、咽喉腫痛、鼻衄、舌質紅乾等熱象者,吃辣椒必然會加重熱象,從而抵消清熱涼血及滋陰藥物的功效。

肥甘厚味:這類是指甜食、油膩的東西。比如,奶油蛋糕、五花肉之類的。這類食物脂肪和糖的含量都很高,容易造成肥胖。再者,過食油膩食物,對消化功能減弱,還可造成消化不良及胃腸功能紊亂,從而影響對營養的正常吸收。

生冷食物:未經過烹飪處理的,比較涼的食物都是屬於生冷食物。也包括中醫中所說的寒性食物,這些食物大多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