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道德養生觀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核,是中國傳統文化保持連續性的重要依據,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以孔孟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文化並不專門研究養生之道,但儒家所倡導的修身養性、追求人生自我完善的道德行為包含了豐富的養生思想和原則,推動了中醫養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尤其對中國古代情志養生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儒家先師孔子的養生之道非常值得今人的學習與借鑑。

孔子的精神養生

孔子五十六歲時,在魯國任大司寇,僅三個月時間就把魯國治理得井然有序,這讓鄰國齊國非常擔憂,於是齊國國君派人送來了美女歌妓,用來腐化魯國君臣。孔子多次勸諫魯國國君無果,於是離開了魯國,開始周遊列國。孔子周遊列國時,得到了齊景公的賞識,但是孔子不為富貴所動,他教育他的學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認為無功不受祿,不義之財不可取。孔子一生,十分注意養德立德,提出「仁者不憂」,「仁者壽」,「大德必壽」。有德之人,注重德性的修養,這樣心地無私,精神爽朗,邪氣難侵,有益於身體健康。若蠅營狗苟、鑽營好利,必然形神俱損,難以健康長壽。所以孔子有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意思是說:君子的心胸坦蕩而寬廣,正氣長存;小人卻經常患得患失,憂愁而不安,心理難以安寧與平衡。

孔子在整理古代經典時,提出了重要的養生觀念。在《中庸》一書中,孔子認為「大德者必得其壽」。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儒家文化關於養生的論述深深地烙上了「德」的印跡,這也成為後世中醫養生文化的核心。大德者,必然德高望重,光明磊落,性格豁達。如何可以成為大德之人呢?在為人方面,孔子提出了「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在為政方面,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為政以德」。孔子在自己日常生活中非常注意調節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態。他對「禮、樂、射、御、書、數」有廣泛的興趣,精通《詩》、《書》、《禮》、《春秋》。孔子的精神生活非常充實,有很高的音樂造詣,據記載「《詩》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他在齊國聽《韶》樂,竟三月而不知肉味,他藉助音樂陶冶情操,即使在飢寒困頓之際,能做到「絃歌不衰」,心態平和。孔子還主張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調節人的情志,正是所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孔子在精神養生方面,還提出了「養生三戒」,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三得。」少年時,不能貪戀男女情色;壯年時,不能打架鬥毆;老年時,不能過度貪得。實際上,孔子主張人要過一種清心寡慾的生活,他自己的一生就是這樣嚴於律己,決不放縱。顏回是孔子非常讚賞的一名弟子,孔子稱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就是後世

儒家與養生家推崇的「孔顏樂處」,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有著崇高道德的修為。孔子帶領學生周遊列國,來到楚國葉邑,葉公沈諸梁接待,但是他對孔子不太瞭解,悄悄地問子路,子路不知如何回答。後來,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他告訴子路以後可以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又說:「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這既是孔子對自己的評價,也是他對精神養生的獨特體驗。孔子壽高73歲,宋代畫家馬遠在給孔子畫像時,把他描繪成老壽星的模樣。可見,孔子的「德者壽」與「仁者壽」成為傳統養生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內核。

孟子的長壽之道

孟子,是戰國時代繼孔子的一代大儒,被後世儒家學者尊稱為「亞聖」。孟子壽高84歲,比孔子多活了11年,是中國古代高壽的典範。孟子的長壽之道可以為我們提供豐富的經驗與借鑑。

1.善養「浩然之氣」

孟子強調人的精神情志的主導地位。孟子道:「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認為,身體的氣,要「直養而無害」,要「配義與道」,才能成為「至大至剛」、「塞于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哲學家認為孟子的「浩然之氣」關乎人與宇宙之關係,而養生家認為孟子的「浩然之氣」集義而順心。孟子強調養生要善於保養「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而這種「氣」要「配義與道」靠「直養」才能養成。只要具備了這種「氣」,就能在生活中保持生活的自尊,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境界。孟子更具體地論述了道德、情志與人之氣、體的關係,情操高尚、心態平衡的智自然可以不「動心」。

2.提倡寡慾養心

孟子:「養心莫善於寡慾···少嗜慾為貴,服藥十朝,不如獨宿一宵,節食以去病,寡慾以延年。」孟子直截了當地認為若要益壽延年,必須做到減少自己的慾望,保持平和的心態。孟子「養心莫善於寡慾」和「天人之學」的學說構建中國古代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系,沿著「盡心、知性、知天」的思維模式構建了「天人合一」的養生觀念。《孟子·盡心上》道:「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認為通過陶冶道德情操以養生,道德修養可以使精神情志舒暢穩定,從而有利於健康長壽。

3.注重道德修養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提倡「修其身而天下平。」他還認為人要有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他還主張要與人為善,要交品德端正之友,要不憂窮困,不懼艱苦。儒家的道德養生觀念,對古代醫學產生了重大影響,許多醫家都以養德為養心,以養心為養身的重要方法,認為縱慾將導致體虛從而罹病,因而主張寡慾、養德,以為祛病、強身、長壽之法。《素問·疏五過論篇》說:「論裁志意,必有法則,循經守數,為萬民副,故事有五過、四德。」四德就包括了懲惡勸善、哀孤恤寡、尊老愛幼等儒家倡導的道德觀念。養德須得寡慾,古代醫家又提倡節制慾望,以此為養生之理論依據。這種說法尤其在宋代以後盛行。朱震亨認為人之所以病皆因「情慾無涯」,他以存養道德本心為防病的有效手段,從理欲關係出發,作《飲食》、《色慾》二箴來警示世人,「因縱口味,五味之過,疾病蜂起,病之生也」。明代萬全亦將「寡慾」視為養生第一要務:「夫寡慾者,謂堅忍其性也;···堅忍其性則不壞其根矣」。皇甫中亦言:「養生如待小人,在修己而正心」。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