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我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而是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
岐黃 這個名字來源於我國古代的醫學巨著—《黃帝內經》。書中採用黃帝和上古著名醫學先知岐伯相互問答醫學知識的形式闡述重要的醫學理論。因此又稱《黃帝內經》為岐黃之術。自然,岐黃也就成了中醫的別名。
青囊 它的來源與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有關。據說,華佗為曹操醫頭風,被曹操誤解“此人欲乘機害我”而遭枉殺。被殺前,為報一獄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將所用醫書裝滿一青囊送與他,希望把自己的醫術流傳下去,不料獄吏不敢接受。在極度失望之下,華佗把它擲在火盆裡燒掉。獄吏這時候才覺得可惜,慌忙去搶,只搶出一卷。華佗死後,獄吏亦行醫,使華佗的部分醫術流傳下來,據此,後人稱中醫為青囊。
杏林 傳說三國時有位名醫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廬山隱居。相傳他在給人治病時,從不收取錢財,只要求患者在病癒之後,在他的家宅四周隨意種下幾棵杏樹。數年後,董奉門前屋後杏樹成林,人們看到杏林,便聯想起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董奉先生,由此將給人健康保證的中醫界稱為“杏林”。
懸壺 “懸壺”也是中醫行醫的專用名詞,典出《後漢書》及《神仙傳》,與道醫壺公有關。壺公乃是東漢時一位賣藥的老翁,有道術,善用符治病。因常懸一壺於市頭賣藥,“藥不二價”“治病皆愈”,故後世稱行醫為“懸壺”。從那時起,醫生腰間掛的和診所前懸的葫蘆,便成了中醫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