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1966年以色列社會經濟的發展
這一時期以色列的經濟發展也存在一些較嚴重的問題,如以展資金過分依賴外援,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外貿逆差不斷加大,軍費負擔沉重(占預算支出的四分之一),企業效益不佳,等等。
以色列國(The State of Israel),簡稱以色列,位於亞洲西部,東接約旦,東北部與敘利亞為鄰,南連亞喀巴灣,西南部與埃及為鄰,西瀕地中海,北與黎巴嫩接壤,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屬地中海氣候,地勢東高西低。
這一時期以色列的經濟發展也存在一些較嚴重的問題,如以展資金過分依賴外援,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外貿逆差不斷加大,軍費負擔沉重(占預算支出的四分之一),企業效益不佳,等等。
以色列國家和人民為生存進行了艱苦的努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們依靠自己的意志和智慧,依靠世界各地猶太人的幫助,同時也較好地利用當時的國際環境,終於為自己贏得了一片生存的空間。
1967—1977年這十年是當代以色列歷史上最重要的時期。在此期間,以色列經歷了「六天戰爭」和「十月戰爭」兩次大規模的戰爭。這兩場戰爭不但極大地改變了以色列控制的地域範圍,而且也給以色列的內政和外交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此次戰爭歷時6天,所以稱六天戰爭,戰爭爆發於6月5日,因此也被稱為「六·五戰爭」或第三次中東戰爭。戰爭中,埃及、敘利亞和約旦三國損失慘重,陣亡4,200多人,受傷6,000餘人,被俘和失蹤7,500多人,損失坦克965輛、飛機429架
十月戰爭雖然沒有像1967年戰爭那樣導致大規模的領土變動,但對以阿雙方產生的衝擊,尤其是思想衝擊都是巨大的。有的阿拉伯國家開始認識到要通過武力消滅以色列是不可能的,承認以色列的存在已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
1969年2月,以色列總理艾希科爾突然去世,工黨內部就總理人選進行了協商,確定由果爾達·梅厄出任總理,從而避免了達揚與阿隆之間的一場權力鬥爭。1970年9月,埃及總統賽納爾也因心臟病而突然去世,由副總統薩達特繼任總統。隨著阿以新領導人的上臺,雙方的衝突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雖然以色列只是同阿拉伯國家對抗,但在東西方冷戰的格局下,以及受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1967年和1973年兩次以一阿戰爭後,以色列在國際上遭到了空前的孤立,成了國際社會中的一個「不可接觸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主要的戰場是在歐洲。但是,無論是同盟國還是軸心國,都非常重視作為歐洲側翼的中東地,雙方在中東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對於英國來說,中東是關係全局安危的戰略要地,它不僅從這裡獲取維持其優勢的石油等戰略資源
國當局卻認為,猶太辦事處並沒有真正採取措施來制止牠們的恐怖活動,甚至還認為猶太辦事處是萊希和伊爾貢的幕後操縱者。猶太辦事處同英國當局之間的這種微妙而冷淡關係一直保持到大戰結束。
阿拉伯國家都通過革命或政變建立了軍人政權,而每一個上臺的新政權為了爭取民眾的支持,都把消滅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作為其首要的政治目標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仇恨情緒變得越來越強烈。